查看原文
其他

科学研究不宜扎堆不宜模仿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子民好好说 Author 子民

■   科研领域跟踪和模仿一味地扎堆,只是对财力物力的浪费,也是科研人员人生的浪费。

来源 | 子民好好说
作者 | 李志民(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)


2018年,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宣布,曾在该机构任职的心脏病学家皮耶罗·安韦萨(Piero Anversa)有31篇论文因造假需要撤稿,并于2017年曾经赔偿NIH(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)1000万美元科研经费。已经发表的论文实际上是无法撤掉的,宣布撤稿了也不能说骗子就不是骗子了。


安韦萨造假的消息震惊了全球学术界,因为安韦萨曾被认为“开创”了心肌细胞再生的新领域,已经享誉十多年。皮耶罗·安韦萨的“心机”发明后,世界上很多人追捧、跟踪和模仿,发表论文数量和骗取的科研经费难以统计。据马前卒工作室统计:仅仅中国人就给这个“不存在的细胞”刷了1.6万篇论文,在中国知网上用“心脏干细胞”的关键字一搜,足足有1万3千多条期刊文章,而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更是多达1万6千多篇。可以看出,伪科研数量惊人!


皮耶罗·安韦萨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,再生医学中心主任,国际心血管领域的“顶尖”专家,在干细胞等研究方面“创造”了多项世界第一。现如今,他在心肌上动的“心机”终被揭穿,警示科研人员靠造假可能一时得意,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。


科研领域跟踪和模仿的例子很多,例如,2016年初,LIGO宣布直接探测到引力波,这一则美国的科学新闻炸开舆论的大锅,连一些平时很少关注科学的人们都难以淡定,纷纷转发,并带来世界范围引力波探测的热潮,也引起了中国科技界关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大讨论。


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,以认识自然现象、揭示自然规律,获取新知识、新原理、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为基本使命,是科学之本、技术之源,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。每一项基础科研成果都会增加新的知识内容,再把新的知识内容用于教育、传播和研发新的应用。知识内容的特点是无成本复制,所以基础科研项目不能重复模仿。


应用类科研是要解决实际问题,重复模仿出来的应用类成果和工程是有价值的,但是重复的基础科研是没有任何价值的。除非是涉及到国家保密,具有政治价值和政治意义,要攻克国外对我国的高技术封锁。从整体来讲,基础科研是不能重复模仿的,而现在我们恰恰有很多项目是在重复、在模仿。重复模仿是教育的内容,不是科研的内容。


从基础科学研究的特点可以看出,基础研究某一领域的成功只能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团队的成功,第一和第二的价值就完全不同了。从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来看,如果已经有团队在这方面突破了,建议其他团队去探索不同方向的研究,而不宜继续扎堆这方面的基础研究。科研成就与战争中占领领地完全不同,“战争要胜利,朝着枪响的方向去”。基础科研成就的第一枪鸣过之后,如果这一枪不是你开的,此科研成就高地与你无缘。一味地扎堆已经出现的热点,去继续研究和模仿,只是对财力物力的浪费,也是科研人员人生的浪费。


国家对基础研究领域也要有个大体的规划,不能是国际上什么热我们就上什么。别人探测到了引力波,我们也要投入搞引力波探测,科学只有第一,没有第二。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资金应该投入到哪个领域,不能仅仅靠某个办公室的几个人员编个方案,或者参照某学科专家写个建议方案那么简单的事情。为规避此类的弊端,建议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项目投入,要组织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进行综合论证,而不是仅仅某一个学科领域的专家自己给自己编计划项目。
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分享之用,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。

延伸阅读

 

国家实验室“预备队”建设需要体制机制保障

科研管理制度创新是促进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